【图片解读】安阳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专利转化运用的决策部署,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安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制定了《安阳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为何出台此方案?
当前,专利转化率低、技术成果“沉睡”是制约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安阳市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亟需打通专利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堵点,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目标是什么?
到2028年底,建成高效活跃的专利转化运用体系,实现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显著提升,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成果成倍增长,中小企业创新成本降低,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增强。
《方案》围绕“优化供给、满足需求、培育生态、完善服务”四大方向,提出13项具体行动:
1.盘活高校院所“沉睡专利”
怎么做?
高校院所将梳理已有专利,按技术成熟度、市场潜力分类入库,通过线上线下匹配企业需求,推动快速转化。
谁受益?
企业可低成本获取技术,高校院所获得成果转化收益。
2.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
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布局符合产业需求的专利;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允许专利转化收益合理分配。
3.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
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备案专利产品;政府将对长期未实施的财政资助专利依法无偿或有偿推广。
1.中小企业专利转化“快车道”
搭建专利路演基地,提供“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服务;培育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专利导航、融资风险补偿等支持。
2.重点产业链强链行动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高价值专利池;推动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1.破除转化“隐性门槛”
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中,专利转化效益将成重要指标,不再简单看专利数量;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推行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
2.金融赋能专利转化
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知识产权保险,降低创新风险。
1.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
整合专利交易、信息发布、质押融资等功能,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培育专利转化专业人才,推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
2.护航知识产权保护
布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维权“一站式”服务;建立海外纠纷预警机制,助力企业“走出去”。
1.推动“专利盘点+分层推广”。高校专利按市场需求分类,政府精准推送企业,避免资源浪费。
2.聚焦中小企业“创新难”。通过路演、托管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获取专利技术的门槛。
3.强化金融支持。创新质押融资、保险产品,让“知产”变“资产”。
2.真金白银支持。统筹专项资金,落实税收优惠,降低企业转化成本。
3.营造安心环境。打造“安阳最安心”营商品牌,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进一步推进存量专利盘点、重点产业链专利池建设、中小企业专利转化促进行动等任务,定期发布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确保政策惠及更多创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