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安阳市委 | ![]() |
安阳市人大 | ![]() |
安阳市政协 | ![]() |
河南省政府 | ![]() |
河南政务服务网 | 手机版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
![]() ![]() ![]() ![]() |
|
工人在扶贫车间里工作(李永富 摄)□记者 赵慧
“到扶贫车间工作后,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11月17日,家住安阳县崔家桥镇胡庄村的孙卫霞对记者说。回想起以前起早贪黑骑电动自行车去市里零工市场等活儿干的日子,她对现在每天8时步行3分钟去上班的生活非常满足。
安阳县崔家桥镇胡庄村是贫困村。35岁的孙卫霞是胡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宋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常年吃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孙卫霞身上。她常年在外打零工维持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随着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号角全面吹响,胡庄村焕发出新生机。2018年,该村申请财政资金19.88万元,办起扶贫车间进行服装加工。该村干部告诉记者:“扶贫车间是利用村里文化大舞台的180平方米地下室改建的,主要加工儿童服装、睡衣等,根据订单进行加工。”
扶贫车间建好后,村里优先让贫困人口进车间务工。孙卫霞家的帮扶人第一时间将孙卫霞介绍到扶贫车间里工作,她终于不用再外出务工了。扶贫专干郜姣姣说:“服装加工工作简单、上手快,熟练后,每人每天都会有不错的进账。”
在政府的帮助下,孙卫霞一家很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我在车间做服装加工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且工作地点离家很近,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孙卫霞高兴地说,“党和政府还给我家落实了危房改造政策,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这些好政策也都帮我家争取了。比起以前,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我特别感谢俺村的扶贫干部和村干部!”
孙卫霞所在的扶贫车间共有员工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同时,扶贫车间每年还能为胡庄村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扶贫车间一方面帮助留守妇女、贫困户和残疾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收入,另一方面解决服装加工行业用工难的问题。”崔家桥镇党委副书记王传宝向记者介绍,“扶贫车间制定了人性化的工作制度,按件计资,让工人有时间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村民通过就近就业、灵活就业,实现打工、顾家两不误,脱贫增收更有保障。”
王传宝说:“自从产业进了村,脱贫的步伐更加坚实,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只要放手去干就能增收,致富的路会越来越宽广。”
( 编辑:付亚丽 实习生:王妍 责任编辑:任静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