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安政

【打印】

【字体:

标  题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E0001-01-2022-00048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7月22日
发文字号 安政〔2022〕26号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12日
有 效 性 有效

安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市场监管
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安政〔2022〕26号

时间:2022-08-12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现将《安阳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7月22日

安阳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为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省“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工作部署,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稳中求进、稳中求新,全面推进职能大融合、改革大提速、监管大提效、服务大提质、能力大提升,我市市场监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机构改革平稳完成。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整合了原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局、市工信局盐业执法支队等六个部门(单位)职能,于2019年1月28日组建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挂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市知识产权局牌子。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与市辖区设一个执法层级,执法层级设在市级,成立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并向文峰、北关、殷都、龙安4个区市场监管局派驻执法大队;各县(市)市场监管局实行“局队合一”体制。改革以来,全市系统机构平稳合并,职能平稳整合,人员平稳过渡,工作平稳有序,形成了“事合、人合、心合、力合”局面。

  (二)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2016年以来,聚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住所登记承诺制、经营范围规范化等一揽子改革,实现了企业开办“线下一窗办理、线上一网通办”,常态化“一日办结、一次办好”,实现“企业证照免费邮、企业首套公章免费刻、税务Ukey免费领”,有效推进我市企业开办服务持续优化,提升企业和群众对企业开办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企业开办时间由4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95项审批事项入驻市民之家,行政许可时限、审批材料、办理流程等大幅压减,实现一站式办结。在全市率先对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16项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到期前提醒服务。企业开办便利度大幅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291568户,比2016年增长89%。

  (三)竞争环境规范有序。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推动落实政府总体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侵权、无照经营、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牵头抓好全市燃煤散烧治理和烟草市场综合整治,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五年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查办各类案件8000余起。构建了统一、高效、便民的投诉举报执法体系,2019年6月,我市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知识产权等五条投诉举报热线平台统一整合为“12315”热线平台。

  (四)市场安全明显改善。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加强市场安全监管,“十三五”期间,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源发性事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在全省率先出台建设食品安全市的意见,制定了行动方案和专题规划,高标准推进实施。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网络订餐、“三小”等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整治,严防严控严管风险。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普法活动,妥善应对系列舆情事件,排查风险隐患,查处违法案件,加强部门联动,推动社会共治,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市食品安全满意度总体评分达到82.5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药械化”安全监管上,进一步健全药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大力推进智慧监管。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强化对“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集中开展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等专项整治行动。突出对互联网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新业态监管,推动全市建立区域案件查办协查联动机制。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组织开展了质量提升活动,推进特种设备质量提升;持续开展隐患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攻坚行动,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全市乘客电梯全部纳入96333电梯应急平台。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重点实施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持续加大老年用品市场监管力度,针对电线电缆、防爆电气、危险化学品等重点工业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获证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形成了生产、流通联合检查的工作格局,全市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5%左右。

  (五)质量提升成效显著。将质量强市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创新修订了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大力实施“六大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开展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实施“双百双千”质量人才培育计划,不断夯实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获批创建河南省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示范试点1个,有力支持我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五年来,连续3年开展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和全市重点行业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工作,全市创成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4个、获批创建1个,省长质量奖企业2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家,市长质量奖31家;持续实施“双百双千”质量人才培育计划,与武汉大学、温州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质量教育基地,两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2000余人次;市政府与省市场监管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17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夯实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建成国家质检中心1个,省级质检中心5个,有效服务了我市精品钢深加工、汽车配件、工程塑料、陶瓷砖、无人机、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制修订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10项,省地方标准30项,市级地方标准90项,有力地支持了安阳地方经济建设。完成国家标准化试点3项、省级标准化试点9项、市级标准化试点12项。全市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到161项,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达到96项。全市万人有发明专利达2.11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3.4万余件。2015年2月,我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8年8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复核。

  (六)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建立市场监管部门内部统一的随机抽查工作机制,牵头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加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抓好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理工作。“互联网+餐饮”“互联网+药店”“互联网+电梯”“互联网+网络交易监管”等智慧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

  二、市场监管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我国现代化市场体系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优胜劣汰格局深刻演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消费安全和消费升级的期待不断提高。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区位优势进入到重构提升期,动能转换进入加速突破期,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深化提质期,生态环境治理进入深度攻坚期,治理能力进入拓展提升期,对加强改善市场监管、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我市市场监管在监管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手段以及监管队伍素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对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监管规律、科技发展的认知还不足,“互联网+监管”和智慧监管基础还比较薄弱,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不足问题较为突出,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面临诸多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市场监管的内在规律,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断优化监管理念和方式,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加快完善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市场监管体系。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和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坚定不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创新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围绕我市建设“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统一高效有序安全的现代化大市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强化竞争政策实施,促进市场充分公平竞争;着力加强市场综合治理,保障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着力加强市场安全监管,筑牢质量安全底线;着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为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全局。增强战略意识,强化全局观念,更加自觉地把市场监管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把握。围绕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围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围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市建设,进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心系人民。始终坚持心系人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依法监管。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据法定程序、权限、职责办事,厘清职能边界、明确权责范围;强化法治约束,一视同仁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好发挥市场监管促进民生保障、矫正市场失灵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直接干预。

  ——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改革与成熟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陈规旧制,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着力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充分发挥科技对市场监管的支撑作用,广泛运用数字手段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坚持严守底线。科学谋划和推动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严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安全监管底线,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坚持系统监管。统筹监管线上和线下、产品和服务、传统经济和新兴业态等各类对象,统筹均衡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多元目标,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技术、标准、信用等多种手段,统筹发挥市场、政府、社会等各方作用,切实提高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三、总体目标

  ——市场准入环境进一步优化。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更加便捷,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规范。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综合效能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充分,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

  ——安全监管形势进一步向好。“四个最严”要求得到严格落实,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的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市场领域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和区域性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质量强市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市战略深入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更加完善,产品与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

  ——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体系。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以及多元共治等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第三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市场主体扩容提质,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充满活力的载体。

  一、提高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水平

  落实国家、省市场监管部门政策措施,推动市场准入改革向纵深拓展。深化“多证合一”改革,积极推进“证照联办”升级,继续降低企业准入成本。深化“先照后证”改革,认真落实“双告知”要求,确保登记、审批、监管有效衔接。深化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深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推进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推进企业“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简化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手续。深化“企业开办+N项服务”,推动将更多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实施个体工商户登记智能审批,探索推进企业登记智能审批。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及应用。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大力推进跨省通办。推进外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二、降低企业准营制度性成本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将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更多纳入“多证合一”范畴进一步推动“照后减证”,助力企业“快入准营”,实现“一照一码走天下”。落实我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后置现场审查、“一企一证”等改革措施。扩大食品生产、经营承诺制实施范围,深入推进食品(含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改革。深化药品审批审评制度改革。

  三、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

  建立便利、高效、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落实企业吊销、注销等规定,探索建立撤销登记制度,规范企业清算与注销程序,促进市场主体有序退出。推广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平台,引导企业注销登记全程网办。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对未开业以及无债权债务非上市公司、个体工商户实行简易注销,降低退出成本。对破产企业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优化破产企业注销材料清单和办理步骤。规范市场主体退出行为,探索建立企业歇业制度。

  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测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支持政策措施的精准实施。提升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意识,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力度,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银合作,建立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鼓励银行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推动知识产权实现市场价值。搭建非公经济企业融资信息平台,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市、县两级小微企业培育库,持续深化“个转企”工作,推进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加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工作,扩大和提升“小个专”党组织覆盖面和组织力。发挥个体劳动者协会在服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的积极作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五、依法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编制实施市场监管部门权责清单,按照清单事项的不同类型制定办事指南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确保权责一致、履职到位。优化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促进公平公正执法。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强化市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普法工作和法治教育,健全执法考核评议和执法案卷评查机制。

  第四章 加强市场综合治理,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综合监管,提高竞争执法水平,推进线上线下市场一体化监管,在规范市场秩序中推动发展,在维护公平竞争中增强创新动力。

  一、破解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

  (一)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政策制定机关内部审查机制,明确内部审查机构和程序,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范围,推行政策制定机关内部统一审查或复审,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未经公平竞争审查不得出台。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完善争议协调机制。强化监督评估,严格适用例外规定的具体情形和条件,严禁滥用例外规定。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有序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推动将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情况纳入政府部门年度考核、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治理等考评体系。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工作,持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纠正选择性补贴、限制外地企业等违规违法行为。

  (二)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配合省市场监管局做好反垄断执法工作,进一步理顺执法机制,保障反垄断统一执法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一致性,形成上下联动、有效配合的执法机制。加强竞争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力量。建立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保障民生、促进创新等重点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统筹加强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竞争秩序治理,着力提高平台经济竞争规制能力,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竞争秩序监管,强化分类分领域竞争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化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等公共行业监管,查处指定交易、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加强市场综合治理

  (一)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落实线上线下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法定职责。推进线上市场生态治理,明确线上市场各类主体责任,完善各参与主体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推动网络交易平台落实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产品质量等审核把关和监督责任。完善线上市场监管的部门协作机制,实行综合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开展重大案件会商、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网络交易市场违法行为。加强互联网广告监测能力建设,落实平台企业广告审核责任,严厉查处线上线下市场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加强网络交易监测,加大网络传销防范打击力度,加强直销市场监管。开展网络交易跨区域执法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席会议、线索通报、证据移送、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规范线上市场价格行为,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行为。严厉打击线上市场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规范线上营销秩序。加强食品药品网络经营行为监管,严格落实第三方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二)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除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和根据问题线索开展的靶向监管以外,原则上所有日常涉企行政检查一律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提高双随机抽查的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抽查范围、抽查行业、抽查比例、抽查频次和被抽查概率,真正做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向社会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实现监管“无事不扰”而又“无处不在”。巩固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将除涉及安全以外的更多抽查事项纳入联合“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范围。

  (三)有效解决假冒伪劣突出问题。定期分析研判假冒伪劣产品制售流通的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及产品类别,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整治措施,着力解决假冒伪劣顽疾。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实行严罚,增强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强化假冒伪劣源头治理,建立商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监管机制。坚持“打建结合”,督促和指导企业加强问题整改,促进产品质量整体提升。

  三、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

  加强价格监管,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检查,突出行政事业性收费、红顶中介、行业协会商会价费行为规范、自然垄断行业价费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违规收费行为治理,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价费环境。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强水电气、教育、医疗、电商、物业、停车等民生重点领域价格行为监管,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百姓合法权益。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价自主权,严格落实国家要素价格政策,严肃查处要素市场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广告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广告监测体系、制度、标准,全面提升广告监测水平和效能,做好“三品一械”广告审查工作,大力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加强合同监管,严厉打击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充分运用大数据监测等手段,抓好聚集式传销整治,严厉查处网络传销行为。持续开展燃煤散烧治理专项行动,取缔非法散煤营销场所和网点,实现全市散煤“清零”和禁煤区内燃煤(散煤和洁净型煤)“清零”目标。深化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强化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监管,开展物流寄递环节集中治理,服务全省烟草业转型升级。

  第五章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的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加强全覆盖重点监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和完善产品设施安全可靠、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安全大市场。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一)深化食品安全市创建。着力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管责任体系、产品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风险可控的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格局。坚持以“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为抓手,提升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水平。积极申请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争取到2025年年底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

  (二)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监管体制;健全评议考核和督查督办机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强化各级政府食安委及其办公室规范化建设,依法健全监管事权清单,压实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完善形势会商、数据共享、行刑衔接、责任约谈等制度。基层市场监管机构以食品安全为首要职责,执法力量向一线岗位倾斜,确保有足够资源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三)强化食品全链条监管。坚持最严格的监管,严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餐饮服务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关,健全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粮食和储备、教育、海关、公安等多部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先进质量安全管理模式,95%以上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ISO22000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食品“三小”(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和餐饮业全面实施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督促企业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自查评价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到2025年年底,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达到100%,食品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法规知识抽查考核合格率达到95%以上。聚焦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食品“三小”综合治理提升、食品安全“净网”等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治理“餐桌污染”。

  专栏1: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

  1.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部门管理监督责任,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遏制发生群体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年底,全市学校食堂、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

  2.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主战场,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持续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 “黑窝点”和“黑作坊”,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净化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3.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智慧管理”为突破,以“分类监管”为先导,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监管、务实管用,完善长效制度机制,着力破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餐饮消费需求,以规范助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到2025年年底,餐饮服务提供者风险分级实施率达到100%,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使用“豫食考核 APP”培训考核率达到100%,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0%。

  4.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以“四个最严”为遵循,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许可审查,强化保健食品备案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序衔接,落实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部门监管责任,加大对不按照批准内容组织生产、虚假宣传保健功能、发布虚假保健食品广告、欺诈销售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条块结合、联合打击、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5.食品“三小”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加快出台《安阳市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食品“三小”配套管理制度机制。依法推行登记备案管理,全面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食品“三小”无证无照、环境脏乱差、质量低劣、非法添加等突出问题,到2025年,“三小”登记备案率达到100%,“三小”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整体提升,推动食品“三小”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6.食品安全“净网”行动。坚持打建结合,规范网络食品经营第三方平台备案,制定完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化工作流程,督促网络食品经营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推广“网上明厨亮灶”,加强网络食品监督抽检,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网络食品经营第三方平台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加大违法行为线上线下同步查处力度,确保线上线下食品同标同质。

  (四)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基层吹哨、部门响应”食品安全问题发现工作机制,推进基层监管所和村级食品安全工作站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监管执法人员、协管员(信息员)专业能力。实施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专业素质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推进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分层次培养食品安全监管骨干人才。完善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工作机制,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各级食品检验机构能力和装备配备标准。加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建设,推广应用“豫冷链”平台。加强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全市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全面建成食品安全规范化交易市场。深化食品安全抽检制度改革,推进食品 “抽检分离” “检管结合”,“十四五”期间全市年食品抽检量不低于4批次/千人,抽检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到100%。及时修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示范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研判响应机制,正确引导舆情,依法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建立食品安全内部吹哨人制度,完善举报人保护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恶意举报非法牟利行为。探索建立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栏2: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行动

  1.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专业素质提升工程。组建全市食品安全师资队伍,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分级分类对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人员、监管执法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基层协管员(信息员)开展培训教育,每年轮训一遍人员,监管人员专业化培训时间人均不低于40学时/年,新入职人员规范化培训时间人均不低于90学时。鼓励监管人员在职参加相关专业学历、学位教育,全面提高监管人员执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依托现有资源,推进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分层次培养食品安全监管骨干人才,培养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才和专业技术带头人,到2025年,培养50名左右食品安全职业化检查员。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国家各级食品检验机构能力和装备配备标准,围绕我市优势和特色产业和品种,推进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实施市县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能力达标工程,推进市级检验机构实验室提升改造和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实现基层所快检室全覆盖,构建以省级检验机构为龙头、市级检验机构为骨干、县级检验机构为基础、乡级快检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3.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建设。发挥“豫冷链”平台作用,推进各有关部门食品追溯系统协同共享,形成全市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体系。落实统一的编码规则,实行“一品一码”,在食品生产至消费的各个流转环节进行扫码叠加相关信息,将生产、检测、流通、消费等信息进行数据归集,实现我市产食品、省外境外输豫预包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全生命周期“一码集成、一链贯通、一键追溯、一扫查询”,到2025年年底, 主要食品和农产品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定。

  4.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制定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标准,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主体责任,建立动态信息档案,全面实行公开承诺和自查评价报告制度,推进快检室建设,到2025年年底,自查报告率达到100%,全部设立快检室并有效运行。

  5.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重点加强县级监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应急装备标准化配备,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办公业务用房、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基本装备、取证装备、快检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县级食品监管机构及乡镇(街道)派出机构主要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装备和业务用房达到相关标准。

  (五)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坚持重典治乱,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处罚到人”、从业禁止、终身禁业、从重处罚等规定。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加大惩处力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完善食品安全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强与民事和行政诉讼的衔接与配合,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

  二、加强药品安全监管

  坚持问题导向、风险防控,完善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及时修订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风险会商,科学研判风险,实施精准治理,及时从源头发现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对全市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全覆盖监管,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综合运用许可检查、常规检查、有因检查、飞行检查等手段,以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为重点品种,加大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儿童用药、国家基本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等药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药饮片、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网络销售药品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疫苗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疫苗储存、运输和预防接种环节的质量监管,切实保障疫苗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

  持续开展无菌和植入性、高值耗材类、医用防护类医疗器械等产品专项检查,扎实推进提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率专项整治,强化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监管。持续深化儿童化妆品、美白类化妆品等重点产品监管,加强对美容美发美妆美甲机构、化妆品监督检查,积极探索牙膏产品监管模式,组织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行动。

  深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提升“我要开药店”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水平。推进落实药物警戒制度,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和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能力建设。

  加大抽检力度,以问题为导向,精准配置抽检品种、抽检数量、抽样环节和检验项目,提升抽检的问题发现率。加大药品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健全案件查办业务指导、协同联动、跟踪督查机制,完善投诉举报案件办理程序,持续深化行刑衔接,畅通信息共享、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渠道,深挖细查案件线索,落实处罚到人要求,提高案件查办震慑力。

  三、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一)提升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控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高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加强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及时修订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和风险预警的常态化机制。以电梯、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等为重点,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追溯体系,健全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特种设备数据报告制度,实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系统辨识风险、防控风险,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全面推进特种设备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贯彻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地方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积极融入大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油气长输管道、起重机械、电梯等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和“回头看”行动,强化问题隐患整改。建立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加强和改善涉氢设备等新型特种设备监管。加强特种设备事故预防、调查处理、统计分析与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专家库、数据库,探索政企联动的应急模式。

  (三)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市场化机制。引入保险等市场化机制,推广电梯按需维保、“物联网+维保”、“保险+服务”模式,加大电梯责任保险推进力度,持续扩大特种设备保险覆盖面。加强对检验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自检工作,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加大消费工业品安全监管。推动企业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特殊群体用品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强智能家居、老人和婴童用品、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召回管理。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提高质量安全事故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二)加强生产用工业品监管制度。根据生产用工业品的用途和市场交易特点,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等方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推动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督促落实产品质量出厂检验、自主排查和主动报告风险隐患等制度,鼓励企业参加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

  (三)提升工业产品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除极少数特殊产品外,全面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由事前准入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动态抽查目录,优化抽查技术方法,实施“抽检分离”,推进省级监督抽查和市、县级监督抽查联动互补,提高不合格监督抽查后处理水平。严格执行地膜标准,严禁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农用地膜。加强3C认证目录内产品认证活动监管,加大对无证出厂、销售3C认证目录内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质量低劣、违反强制性标准、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坚决防范和遏制质量安全事故。

  专栏3: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1.助推工业品质量升级。推动建立与工业“五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技术材料、关键产业基础技术、工业基础软件)产品属性相适应的工业品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围绕我市传统工业品,对标先进标准和产业升级需求实施质量升级助推行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摸清我市有关产品质量发展动态,实施“靶向式”监管。

  2.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提升。利用全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提升全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效能。聚焦重点问题,分区域分领域分属性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和指挥调度。推广应用物品编码和射频识别等技术手段,推动企业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性,增强抽查针对性,做到监督抽查更精准、处理更快更有威力。加快推动建立消费品质量分类监管制度。加强抽查不合格产品信息共享,会同有关部门联动处置。针对网售消费品、新业态、新材料、智能化、特殊人群用消费品,积极探索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动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创新。

  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警示。针对消费领域特别是新型消费领域的维权热点,加大消费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自我预防风险、依法维权能力。加强消费投诉信息分析,及时发布消费风险报告。推行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消费后评价制度,减少消费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针对消费投诉高发领域,综合运用比较试验、认证检测、消费体察、服务评议、调查点评等方式,及时启动行政约谈机制、发布消费提示和警示。

  (二)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充分发挥12315热线和12315平台作用,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充分运用12315效能评价系统,规范12315工作考核管理,提升消费维权的服务质量。持续推进12315“五进”(进商场、进市场、进超市、进企业、进景区)工作,不断扩大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面,推动“五进”向更多领域和农村地区延伸。大力发展ODR(在线消费纠纷和解)企业,引导民生关切、纠纷易发的重点领域企业加入ODR机制。

  (三)提升消费维权效能。推动实施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探索异地异店退换货制度。完善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探索建立维权处理结果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加强重大消费维权事件办理,从消费维权延伸到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推进“诉转案”工作,切实增加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成本,严防“以调代罚”现象。完善消费维权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网络平台、媒体等多位一体的消费维权格局。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避免维权后的“二次伤害”。支持消费者协会行使公益性诉讼权利。健全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专业组织与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相衔接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鼓励小额消费纠纷案件通过进入小额诉讼程序实现快速处理。

  (四)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加大放心消费示范企业、示范街区、示范乡村、示范景区、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培育力度。积极创建全国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城市(区),打造放心消费城市名片,推动放心消费创建“城市乡村全覆盖、商品服务全覆盖、网上网下全覆盖、生产流通全覆盖”。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企业诚信建设,完善行业市场主体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建立健全行业信用评价、激励和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自我规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净化。

  第六章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完善质量强市建设体系

  (一)强化质量工作组织领导。深化质量强市战略,建立健全质量工作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形成质量工作合力。编制实施《安阳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 (2021-2035年)》,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完善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申报国务院“推进质量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深入开展质量强县示范县、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树立一批区域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建立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和个人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推广长效机制,探索质量奖励后续评估机制,鼓励和支持我市优势骨干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中国质量奖,进一步提升我市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质量竞争力。

  (二)完善宏观质量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指标,将其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范围。将消费品质量合格率、食品安全满意度、专利质量、新注册企业三年存活率等评价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做好产品伤害监测工作。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组织做好质量状况分析工作,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三)构建质量社会共治体系。完善多元质量治理体系,调动各方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构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社会共治新局面。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围绕“鼎盛殷商,质强安阳”的城市质量精神和质量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意识、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广泛开展质量宣传,讲好河南质量故事,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质量人才培育和提升,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推进质量和标准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探索应用产教融合等模式,培养面向产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学历水平和质量。引导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大对国际质量、标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实践的职称评审导向。

  二、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一)推动消费品质量提升。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大力实施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企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向中高端迈进。持续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促进传统消费品升级迭代创新,扩大新兴消费品优质供给,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组织企业对比国际国内品牌关键指标开展质量攻关,着力在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联动处置,对重点消费品开展重点性能指标比对抽查,在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

  (二)推动制造业质量提升。聚焦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化旅游4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的品牌建设质量提升,组织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消费外溢产品、基础件适用件及原材料供给等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抓好精细化工、食品制造、纺织服装和绿色建材4个百亿级优势产业的质量技术基础质量提升,攻克一批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做好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能源4个百亿级新兴产业的质量提升,培育一批质量竞争型产业集群。

  (三)推动服务业质量提升。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商贸旅游、物业家政、养老健康、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传统服务领域标准,加快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检测认证、幼儿托育、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领域标准制定。建立服务品牌培育和评价标准体系,引导服务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推动服务业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和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实施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工程,公开服务质量信息,实行服务质量承诺,建立服务质量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制度,定期通报监测和评价结果。大力宣传推广服务认证,通过认证手段提升服务业管理水平。加快制定重点服务领域监管目录、流程和标准,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管协同处置机制,及时依法调查处理重大服务质量安全事件。推进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探索建立涉及民生安全的重点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一)构建现代先进计量测试体系。推进计量技术机构改革,规范计量校准市场和校准机构建设,满足市场对量值溯源和校准服务的需要。推进民生计量建设,强化涉及人民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重点民生问题的计量监管,以民用 “四表” (水表、电表、燃气表、热力表)、医用“三源” (辐射源、超声源、激光源)、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气)机、充电桩等为重点,加强计量监管执法,筑牢市场公平公正的基准线。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制定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技术规范。加强测量技术设施建设,积极筹建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提升计量服务和支撑现代产业与绿色发展的能力。

  专栏4:先进测量能力提升工程

  1.测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机构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计量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完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推动新技术在计量标准中的应用,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力水平。提升计量数据应用能力,扩大计量数据应用范围,建立计量数据建设应用示范试点。积极筹建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先进测量实验室。

  2.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增强计量技术机构量值传递和溯源能力,从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产品测试评价到系统方案集成,全过程开展计量测试服务。提升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能力,推动仪器仪表质量提升。针对新兴产业需求,制定一批通用性、基础性、前瞻性计量技术规范。进一步提升计量检定(校准)与测量能力水平。

  3.计量文化体系建设。依托中国计量、中国近代度量衡、中国革命根据地度量衡历史的研究成果,加强计量历史研究,促进计量历史文化体系建设,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价值体系,充分展示我市计量文化,提升计量文化软实力。

  (二)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贯彻落实,积极申报新的国家标准化改革试点。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鼓励我市优势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大力推动健全科学适用、特色鲜明的地方标准体系,鼓励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支持企业开展标准“领跑者”行动,将优势技术转化为标准。深入推动标准实施,指导企业运用标准化方法和理念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围绕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创建,加强对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全面推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加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健全管理、考核等长效机制。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市标准化专家库。探索发掘安阳优秀历史文化的标准化内涵。

  专栏5:标准引领工程

  1.健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动我市标准“走出去”。进一步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数量持续增长。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乡村振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组织制定发布市地方标准60项以上,支持企业发展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家级团体标准制修订,推动制定一批高于国家标准的先进企业标准。

  2.深化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高质量完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标准化试点建设,积极推进申报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以上。

  3.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力度。全面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动企业执行标准应公开尽公开,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对公开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进行监督抽查和标准比对;探索建立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对重要地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

  4.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标准化专业人才供给明显增加,基本满足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市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三)提高认证检测服务能力。深化认证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推行认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促进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发展。鼓励企业运用质量认证方式加强质量管理。完善实施生活性服务业认证认可制度,推进标准化诚信化职业化发展。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质量认证,强化高端品质认证和服务认证,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全面提升认证检测能力。持续整治认证检测市场不规范行为,细化认证检测机构行为规范及违法违规判定情形,依法严格查处未经批准非法开展活动、出具虚假证书报告、买证卖证等行为。建立认证检测机构长效监管制度,健全从业机构资质持续符合性核查、认证检测活动全过程追溯、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升认证检测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专栏6:认证检测能力提升工程

  1.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和服务认证。围绕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乡村振兴、制造业升级、服务业提质等发展战略,鼓励开展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智能家电、物联网产品、机器人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健康、低碳、金融、环保等领域服务认证,推动我市产品、服务品牌高端化。依托我市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有机产品、绿色食品、GAP等农产品认证宣传,通过认证手段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选取纺织服装、机械、制冷设备、低压配电柜等行业重点企业,联合工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ISO9001和5S等质量管理方法,精准帮扶小微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3.促进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加强检验检测行业宣传,结合3.15、世界认可日、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质量月等重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科普宣传、便民检测、技术培训、能力验证等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行业的信任和了解,宣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支持高新区申请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促进检验检测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鼓励各类检验检测资源的社会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积极筹建无人机、电主轴、纺织服装等省级及以上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作用。

  4.持续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风险等级高、信用状况差、群众投诉多的检验检测机构,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以机动车、生态环境、食品和建筑工程领域为重点,围绕不检测出报告、出具虚假不实报告等突出问题,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净化检测市场。

  (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建设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应用示范区。以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中心为依托,构建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信息平台。扩大“一站式”应用范围,优化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核心质量技术服务,拓展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建设和其他涉企职能,支撑企业、产业、区域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原则上一个县至少建设一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统筹区域质量基础资源,设立“一站式”受理窗口,开展“一站式”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突出业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特色,实现平台信息实时查询、技术机构业务在线委托,形成“1+N”线上线下全覆盖的质量基础设施平台网络。

  四、加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编制实施《安阳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着力构建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服务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专利申请由数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优化调整知识产权考核体系指标,引导资源向高质量专利投入。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发挥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项目成果的应用效能,探索订单式发明、投放式创新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高品质文化培育,夯实知识产权发展根基,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商业标志权益、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地方保护制度,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完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和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执法机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网络,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建设。

  专栏7: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1.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结合省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建立以运用为导向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机制,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核心关键专利产出,突破专利质量制约瓶颈,逐步形成以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导向。优化我市产业品牌结构,加强商标品牌培育,鼓励高知名度商标企业申请中国驰名商标保护;推进商标国际注册工作,引导企业树立“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意识,促进商标品牌国际化;推进农业商标品牌建设,努力挖掘、梳理我市特色资源产品,对具备地理标志条件的,及时申请注册,引导涉农主体注册并规范使用农产品商标、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力争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

  2.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优化区域和产业知识产权布局,提升创新发展层次。建立以专利导航支撑行政决策的城市创新决策机制,开展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科研攻关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运用专利导航方法评价创新发展质量。以专利信息分析为主导,结合市场价值和经济运行数据分析,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理顺知识产权资源与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经济资源的匹配关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提高创新宏观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高新区、林州市、北关区根据专利导航工作需求,建设国家级、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以精品钢及深加工等产业为试点,探索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特色的专利导航工作模式,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5个,加强专利储备运营和协同运用,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商标受理窗口服务能力建设,持续优化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点在各类园区的延伸和布局,开展点对点服务对接,督导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以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公众。强化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降低企业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维权咨询、委托管理等成本。完善线上线下服务设施,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提升服务效率。拓宽专利运营交易渠道,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与安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板块对接,有效激活专利技术市场。定期回访专利信息需求企业,根据企业研发方向及时调整推送内容,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支撑。进一步丰富平台服务功能,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专利数据库建设,为开展产业专利导航、企业专利布局及风险预警、重大项目知识产权评议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推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和基本检索工具免费向社会开放,提高信息利用便利度。

  4.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运行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管方式,推动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第七章 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完善基础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创新监管工具,加强科技支撑,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技术、标准、信用、社会参与等手段,提高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一、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

  (一)优化监管事权配置。合理划分市场监管层级事权,优化市、县级事权的层级配置,完善市场监管权责清单制度,形成有利于发挥各层级履职优势的事权体系。加快市级事权履职能力建设,充实市级层面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药械监管、盐业监管等方面的执法力量。坚持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综合考虑监管事权的风险范围、专业程度和监管资源,厘清地方事权,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坚持下放监管权限和支持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同步推进,保障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接得住、管得好。合理界定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执法权限,建立并动态调整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划分不同案件在管辖、调查、处置以及处罚方面的纵向事权。

  (二)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厘清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边界,加强行业准入和市场主体登记的协同,清晰界定规范行业发展和监管市场行为等事权。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落实部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领域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完善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定期会商沟通协调、重要情况及时通报、重点工作协同联动等机制。健全部门间市场主体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明确共享责任义务,规范共享程序,实现核心数据共享共用。完善监管执法部门之间、市场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联合办案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加强行刑衔接。

  (三)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区级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步伐,争取提前完成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执法大队职能移交任务。建立统一指挥、横向协助、纵向联动的执法办案机制,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重大跨区域案件的查办,实行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指定管辖、公开通报制度。加强日常监管与综合执法衔接,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案件移交、执法反馈等协调机制。统筹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探索建立分类执法机制,对市场秩序类、产品安全类、质量标准类等执法类型予以分类指导,推进执法专业化,提高综合执法效能。加强职业化专业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人才库和专家库,加快培养跨领域跨业务门类的复合型执法人才,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执法岗位原则上实行专人专岗。

  二、完善市场监管工具手段

  (一)完善宽严相济的监管工具。加强市场监管工具创新和供给,不断完善能够有效规范市场行为、终止违法活动、降低执法成本的梯次监管工具。坚持预防为先、重在引导,完善与创新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探索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建立完善市场违法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提醒告诫制度,充分运用行政指导、行政约谈、书面告诫等柔性监管方式,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相关行为。探索创新与线上服务、产业数字化、新个体、微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加强新经济监管工具创新供给,探索触发式监管机制,完善“沙盒监管”、敏捷治理等新型监管手段。坚持依法严惩、重典治乱,对主观恶意较大、屡罚不改、屡禁不止,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到人制度,加大信用惩戒力度,落实惩罚性赔偿性制度,实行市场和行业禁入等措施。

  (二)完善企业主体责任制度。鼓励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管理办法,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实施市场主体责任清单管理,明确其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责任范围,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评自纠。完善推广企业标准、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三包”制度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鼓励企业参加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落实经营者首问负责和先行赔付制度。在市场监管、证明事项等领域,广泛推行公开承诺,企业自我承诺、自证合规,鼓励市场主体作出比法律规定要求更高的承诺。

  (三)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在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领域落实内部举报人制度,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在高风险领域推广社会保险分担制度,完善保险机构参与监督机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推行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落实公益诉讼制度,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开展比较试验和体验式调查等消费引导。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专业优势,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完善行业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推行行业服务承诺制度,发挥行业自律、辅助监管和教育引导作用,督促企业加强自律、遵纪守法,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健全信用监管长效机制

  (一)完善信息归集公示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推动涉市场主体信息统一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记于市场主体名下。整合市场监管涉企信息,实现登记注册、行政审批、生产许可、产品认证、行政处罚、消费者投诉举报等信息“应归尽归”。健全信息归集标准规范,建立信用记录核查机制,确保信用记录真实、准确。支持利用新媒体等多渠道公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方便社会公众查询。

  (二)完善信用约束激励机制。强化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建立市场监管部门统一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健全失信惩戒响应和反馈机制,依法推进失信惩戒向相关责任人延伸。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明确认定依据、标准、程序、异议申诉和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建立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建立信用良好行政相对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实施“容缺受理”“加速办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在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招商引资配套优惠以及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依规对诚信市场主体及个人优先安排。完善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机制。

  (三)完善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信用报告标准,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互认。建立信用信息核查应用机制,加快推动信用信息嵌入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强化信用监管对重点领域监管的支撑作用,建立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等领域信用监管专门制度,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水平。建立告知承诺事项信用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事中事后核查,将信用承诺履行情况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

  四、提升市场监管基础能力

  (一)提高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市场监管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探索应用实践,不断拓展服务场景。拓展“一网通办+N”平台应用,进一步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好差评”等基础支撑服务,将更多部门、更多事项、更多场景纳入专区应用,探索实现更多高频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增强企业获得感。升级改造12315平台,推动12315热线与12345热线平台互联互通,深度挖掘和运用消费投诉数据,加强消费投诉信息分析,提升消费维权便利度。

  (二)加快推进智慧监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依托全省平台,推动“互联网+电梯”“互联网+餐饮”“互联网+药店”“互联网+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网络交易监管”“互联网+风险预警”等智慧化监管,提升精准监管和风险预判能力,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推广“互联网+市场监管”应用,构建集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风险预警、可视化展示于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市场各领域、各业务监管智能化。

  (三)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制定实施市场监管教育培训五年计划,加快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市场监管队伍。实施市场监管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依托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线开展监管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应急处置等业务培训;坚持岗位练兵和以案代训,广泛开展技术比武、现场观摩等活动,加快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实施市场监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选拔打造一批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按照市场监管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充实基层执法力量,优化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统一规范编制管理,将人员编制向执法岗位倾斜。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加强廉政建设,紧盯窗口部门、执法岗位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强化廉政风险防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基层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执法装备配备标准,按照填平补齐、适用适宜的原则,合理保障基层装备投入,满足基层现场检查、监督执法、现场取样、快速检测、应急处置等需要。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党对市场监管事业的领导,把发展规划作为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各县(市、区)局、各直属机构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统筹、加强协调、加强落实,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规划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按年度分解和落实工作目标,将规划实施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组织开展规划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统筹规划衔接。要注重工作协调,积极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把相关任务目标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和重大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改革,运用创新性思维、改革性举措,创造性地落实好规划任务。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规划的实施。要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发挥作用。

  三、强化督查考核。结合年度工作部署和绩效考核要求,将规划目标任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建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制度,对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各项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主办: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