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安政

【打印】

【字体:

标  题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E0001-01-2022-00025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11日
发文字号 安政〔2022〕11号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12日
有 效 性 有效

安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
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
安政〔2022〕11号

时间:2022-07-12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现将《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6月11日

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

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

  《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依据《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和《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及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行动纲领,对凝聚全市科技工作者力量、共同迎接挑战、促进我市科技、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奋力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安阳科技创新工作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一流创新生态,为推动安阳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科技支撑。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科技工作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绿色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打造安阳经济升级版、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战略目标和“转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创新型安阳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现代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部分领域创新走在全省前列。

  1.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了《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的通知》《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个一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构建了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集聚了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了科技创新高地,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科技改革持续深化,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科技与金融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改革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初步建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创业孵化载体大量涌现,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优良环境和活跃氛围显著提升。

  2.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河南岳乡创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林州863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家,新增省级孵化器3家,各级孵化器达到11家;贝壳菁汇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6家;安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实现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零的突破,分别新增省、市农业科技园区3家和11家,各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4家;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达到35家;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5家,总数达到6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3家;新增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市级双休双创园区2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创新载体多头并进、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3.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实施省“十百千”项目和市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形成了钢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康复医疗等一批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21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5.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创新主体,为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4家,营业收入378亿元,研发投入15亿元;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市级创新龙头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302家;全市专利申请总量196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303件,占比达到21.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1件。实现了粮食作物主导品种新一轮更新换代,为粮食连年增产做出重要贡献。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19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53项;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共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63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9项。

  4.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柔性引才引智的聚才用才方式效果显著,“十三五”末,我市拥有院士1名,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申报中原学者3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中原产业创新领军人才8名。引进国外人才、管理项目56项,海外专家来安访问和工作282人次;国家级引智项目8项、省级引智项目15项;组织出国(境)培训项目8个;新认定国家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1个、省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4个、市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20个。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上述成就表明,“十三五”时期,是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时期,是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举措持续深化、平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创新主体能力不断提升、支撑发展作用不断显现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对科技创新认知不足、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引领带动能力不足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高层次创新平台数量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匮乏,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性强,发展方式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亟待解决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迫切需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也是全市“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开局期,国内外、省内外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对全市科技创新来讲,既面临着重大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妥善应对。

  从国际上看,我国当前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大国竞争正在引发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的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逐步向多中心发展,科技创新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经济竞争更加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5G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等相关的重要科技问题与关键核心技术的颠覆性和革命性突破,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这无疑对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同时,也为我市科技创新突出重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科技必须发挥更关键、更强劲的支撑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区域竞争已从产业竞争、资源扩张前移到科技前沿、高端人才和创新环境的竞争,各省、市纷纷提出新的创新战略,力争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对我市“十四五”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迈向更高层次、更有质量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安阳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生态环保双重压力,传统产业困难不断累积,经济持续回升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效益不高,工业产品大多处于中低端,成本高、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高素质人才短缺,特别是在“双创”发展成为时代趋势,资本、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大规模高速流动,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区域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这种态势集中反映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上,对我市创新创业人才极端匮乏的现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强势崛起,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动力,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抢抓机遇、战胜挑战,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战略支撑,以崭新的姿态开启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新征程。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锚定“两个确保”目标,贯彻“十大战略”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我市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实施创新驱动为发展主线,以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任务,完善创新体系,聚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充分激活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为全面赋能中原更加出彩,谱写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绚丽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奋力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局面,以破解我市科技资源匮乏、科技人才短缺、科技投入低等难题,确定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集中全市科技创新资源,以建设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和特色鲜明的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一路向北直达京津”的开放式创新为主线,强化政策引领和考核导向,补齐我市科技资源匮乏、科技人才短缺、科技投入低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全面完善我市创新体系、提升全域创新能力。围绕钢铁、煤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制药(医药)、生物育种、纺织服装、通用航空、康复医疗、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等领域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团队、创设创新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水平建设创新载体,为安阳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提供科技支撑。

  (三)基本原则。

  ——对标一流。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举措,积极融入河南创新战略布局,探索新型创新科技管理模式,全面对标全省一流水平,抢占区域科技创新制高点。

  ——人才为本。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主,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把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改革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局面。

  ——开放创新。以开放合作支撑科技创新,利用京津等国内创新资源,补强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借力缩小创新差距。以主要产业为基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面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

  ——改革赋能。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健全科技统筹协调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四)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目标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大幅增加,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型企业形成“金字塔”结构,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效果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基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区域领先,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区域创新高地初步建成。

  1.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创新型企业数量等核心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2.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区域创新布局更加优化,全市科技创新上下联动、内外融通、高效协同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3.支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00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2亿元;成长起一批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新产业、新经济成为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4.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建成。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创新生态取得新突破。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人才、金融、土地、数据、技术等要素汇聚更加有效、流动更加顺畅,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

  三、主要任务及重大举措

  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内涵发展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依法依规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财税奖补机制,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全覆盖。建立科技金融资金池,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组建安阳科创研究院。持续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开展“千名博士进千企、千家企业进院校”活动。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创新。

  依托全市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面向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和引导支持,积极融入京津冀城市群,探索完善总部研发和重大项目在京津生产转化和产业配套在安阳的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京津科创飞地(科创研究院北京分院),鼓励本地企业在飞地设立研发中心,通过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突破和引进一系列关键技术,以新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聚焦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研发体系;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围绕粮食生产、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以及特色农业等领域,凝练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题,重点在生物育种、精准栽培、冷链食品等方向,组织实施重点研发专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创新现代农业新业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研发基地技术创新中心,深化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林州市、内黄县农产品专业加工园区和汤阴县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建设等科研机构和农业产业化园区及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生物技术和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支撑壮大现代农业;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支持鼓励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检验检疫、质量检测、生产加工、信息管理等应用型技术研究,加快农业信息化、安全化、机械化、绿色化、高值化产业技术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支持农作物良种培育及产业化开发,大力推动转基因、分子标记等现代育种技术在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支持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创新与利用技术,速生丰产林生产关键支撑技术等研究,林业生态安全技术研究与生态体系建设,重点开展特色林果贮运保鲜、食品添加剂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加强林木生物灾害形成机制、检测技术和综合治理研究,开展林木特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发挥林业在保护生态、粮食安全和降耗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大技术创新。聚焦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凝练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题,以安钢高强度板、复星合力高延性冷轧钢筋、凤宝热扩车桥、旭阳光电高端显示盖板玻璃、克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光远高性能电子新材料、致远和诚雨覆铜板、翔宇医疗康复设备产业、晨盛装配式钢结构等项目,组织实施一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全市产业技术升级;围绕数控机床、锻压设备、矿山装备、超薄高性能电子布、精密制造、智能机器人、航空植保无人机等我市在全省、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创新,着重支持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及产业化,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3.推动民生科技发展。围绕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凝练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题,提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平。重点支持在生物医药、精准医疗、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信息安全等方向的专题研究;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诊断与修复、环境品质提升、绿色园区与建筑等关键技术;针对食品药品污染源产生的途径、规律、机制进行解析,加快食品安全检测规模化、规范化快速发展,重点开展源头污染防控及消减、加工安全控制、贮藏流通安全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基于全产业链的食品药品质量检测识别技术、评估预警技术及溯源控制技术;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发展跨区域医疗电子信息交互技术与网络技术,研究开发适用于家庭、社区和医院的健康监护网络服务和健康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医疗系统。重点发展生理参数监测新技术,发展适用于个人、家庭、社区和医院的低成本普惠健康技术与设备,发展穿戴式传感器、高性能普适监护技术与设备及监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加快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建设,加强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生物制剂、生物保健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开展消防科学研究,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火灾风险分析研判、检测预警,推进消防科技研发与灾害救援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构建集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招商引企、引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康复医疗产业,形成康复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建设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康复分级服务体系全覆盖,打造全国智能康复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市。支持发展康复医疗数字经济,打造经济增长新能级。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出台水生态修复维护的科技支持政策,持续推进我市水生态建设和技术创新。

  4.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聚焦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与应用,促进生产制造向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发展。加强现代化服务业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物流、旅游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引导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物流金融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现代制造业设计系统及数据仓库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开发数字安阳旅游技术、“互联网+旅游”技术、文化旅游融合技术;重点支持工业设计信息化技术和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工业设计技术、产品造型技术、人机工程技术、产品形象技术、设计管理技术。重点支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服务新型农村科技体系建设项目。

  (二)构筑现代创新创业体系。

  1.建设优化创新平台。主动对接、深度嵌入河南科技力量体系,围绕我市重大战略需求,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优化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到2025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00家。

  专栏1:创新平台建设相关项目

  国家级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豫北区域创新中心基地、国家级医疗康复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安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阳大学科技园、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无人机控制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低速风洞实验室、感知数据智能处理国际联合实验室、纳米复合传感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期刊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育种及智慧农业多国联合研发中心。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创新型企业“金字塔”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活力和实力,推进创新型企业梯次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型企业集群。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和企业研发费用补贴等财政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加快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引导、帮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实现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十四五”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3.实施人才要素集聚创新。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着力培育学科领军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围绕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待遇、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构建一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努力打造人才汇聚新高地、人才创业优选地、人才活力迸发地。

  深入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业科技服务人才等。探索柔性引才、智力投资等引才用智方式,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招研引智”力度,优化“引进”和“派出”人才结构,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科技创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重塑科技人才新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优质人才梯队,切实落实安阳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发挥安阳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开阔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思路,提高科创人才政策的针对性,搭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创造高品质的生活休闲条件,开辟有效的人生价值实现通道,创新激发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营造出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宜聚宜居宜创的人才环境。

  4.健全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创新创业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加大对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业务,逐步扩大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股权质押以及产业链融资贷款规模。对接省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天使安阳”“金种子”计划,研究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整合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及担保补偿资金导向作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科技贷”与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深度融合,促进银行、担保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信贷投放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众扶”支持,拓展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海外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或挂牌。

  5.推进产学研开放式协同创新。高水平、多元主体规划共建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为核心,支持企业牵头,与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合作,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发挥“三本四专”高校人才优势,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调省内外各类应用型科研院所在安阳组建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制定安阳产业技术升级路线图,协同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开展资源整合和研发服务,构建全市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网络。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等创新载体,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依托优势企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工程。在我市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联盟,强化产业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引领产业走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道路。到2025年,新组建10个以上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20—30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加强与国家部院合作。支持央企和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我市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安阳转移转化。重点加强国外创新型地区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合作,加快技术、人才和成果的引进,推动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安阳中心等协同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间协作更加畅通高效。支持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及创新联盟,高效配置各类创新资源,通过创立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机构、委托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展开合作。

  6.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双创示范基地提质增效,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多样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孵化器和专业化众创空间。

  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创业孵化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孵化载体免征房产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加强孵化载体从业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持续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交流。完善创业孵化行业协会组织体系。

  培育我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发挥沟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技术流动优势,实现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通过财政激励机制引导平台市场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千名博士进千企、千家企业进院校”活动,支持市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对接,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鼓励和引导技术交易主体进行技术合同登记。

  (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

  整合优势资源,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部署重点领域研发任务,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围绕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现代交通、资源环境等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瞄准颠覆性技术、紧盯前沿引领技术、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强化现代工程技术,持续实施科技攻关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红旗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安阳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作用,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制造技术及装备、绿色制造、高精度控制与机器人制造技术、多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技术、高新技术农业和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等一批事关安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专栏2:科技攻关专项相关项目

  焦化整合升级改造及配套煤气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150万吨高延性新型冷轧带肋钢筋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楼盖屋面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橡胶助剂系列产品、复配型预分散母胶粒和橡胶造粒加工助剂的关键技术研发、高性能轴承钢棒材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高性能冷镦钢高速线材生产的关键技术研发、超薄带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绿色矿山智能装车系统改造的关键技术研发、复杂成分组织可控全废钢制备高品质球铁用系列变质剂及其配套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高牌号铸态球墨铸铁件的制备方法及铸造用添加剂的关键技术研发、高品质铸件铁合金智能化生产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高性能岩板及其多远耦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硫化促进剂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年产100万件电磁铁智能化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燃气锅炉智慧锅炉房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600MPa级复合强化高强钢筋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年产500万套汽车制动装置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规模化制备的关键技术研发、5G高速高频覆铜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高端覆铜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整体成型车桥总成及零部件建设的关键技术研发、应急救援无人机及系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高铁用四面肋钢筋及焊接网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年产3万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汽车液压密封油孔加工复合刀具在汽车发动机生产上应用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新体系研究及配套关键生产技术研发、丁酸梭菌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河南省盐酸右哌甲酯类药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低温气流萃取破壁超微粉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安阳市康复产业分级服务体系建设、安阳市医疗康复产业发展中心建设、康复医疗先进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年产50万台万亿皓家用太阳能保健理疗器、运动辅助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四)布局高成长性产业赛道。

  研究确定新赛道方向,抢抓前沿新材料、“双碳”、文旅等产业发展机遇,借助市场化力量,联合开展赛道选择与培育。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主导产业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逐步形成“一批头部企业、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支产业基金、一个特色园区、一个业界共治委员会”的“五个一”产业培育模式,布局5个培育中心,建立新赛道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与支持措施。

  (五)支撑引领现代化安阳建设。

  1.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县域创新资源统筹,提升县域农业农村全链条、全领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探索依靠创新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强化县域产业发展科技支撑,集聚项目、人才、平台等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县域产业科技含量,助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2.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围绕新时期乡村振兴、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进入乡村振兴主战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加快文化资源开放转化和创新利用,全面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安阳殷墟遗址保护传承开发,打造有安阳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4.科技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需求,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等领域技术需求,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产业化以及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转移转化和示范推广,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转换应用、低碳先进技术行业应用。

  (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深化科研评价改革。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完善项目指南编制和发布机制,采取有效方式充分吸收相关部门、行业、地方以及产业界、科技社团、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根据分类原则明确不同类型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聚焦任务导向,对全市战略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组织程度较高、优势承担单位集中的重大科技项目,可采取定向择优或定向委托等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使用办法,进一步推动建设集中统一、标准规范、安全可靠、开放共享的科技专家库,更好地满足项目评审要求;建立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记录、动态调整、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完善专家轮换、随机抽取、回避、公示等相关制度,逐步按适当比例引入域外专家评议;强化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建立以项目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2.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定位,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效”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中的决定作用,提高科技部门服务创新水平,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布局,按照重点突出、导向明确、层次清晰、链条完整的原则,调整优化计划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计划体系,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的科研范式。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坚、原创性技术突破、迭代性技术更替、颠覆性技术创新,统筹谋划、系统布局,加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支持力度。

  改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科研项目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PI制”等项目组织机制,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择优、滚动支持等多种项目遴选方式。健全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协调一致,促进科研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探索实施科技项目专员制度,对科技项目全流程、各关键环节进行管理指导和服务,实现项目管理向信用制、契约式管理转变。简化项目管理流程,减少项目实施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等活动,探索推动对同一项目同一年度的结果互通互认,实行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全面推行项目材料网上报送和“一次报送”;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推进零预算管理改革,简化预算编制,向项目承担单位和主持人进一步下放预算调剂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探索开展财政科技经费“直通车”改革;改进支持方式,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加快经费拨付进度,改进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财政绩效评估,进一步强化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的绩效导向,加强分类绩效评价,健全差异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完善科技监督机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评估有效衔接的工作体系,建立科技监督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行随机抽查、检查,推进监督检查数据汇交共享和结果互认,杜绝科研管理领域腐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确保经费合理规范使用;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实行追责和惩戒。

  完善创新容错机制。充分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探索建立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保障科研人员学术自由;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审慎包容监管。建立创新容错试错纠错机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支持探索创新、干事创业,对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出现失误,以及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实施等科技创新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符合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非法利益的,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依规依纪依法免除相关责任。

  (七)培育一流创新生态。

  1.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深入宣传科技重大决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崇尚科学、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通过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鼓励企业家专注创新,追求卓越。

  2.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把科学技术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推进全市科普试点工作,加快构建科普协同发展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的科普。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巡讲活动、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科技下乡等重大科普示范活动,支持举办各具特色的区域类、行业类科普活动。

  3.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建设,坚持教育、激励、监督、惩戒相结合,对科研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净化学术环境,推动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建立健全诚信责任制,加强科研机构、项目承担单位、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的诚信管理。完善科研机构内部监督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健全科研诚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计划全过程诚信管理,完善科研诚信的承诺和报告制度,明确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置主体和程序,加大对科研诚信事件的查处力度。持续优化科研信用制度和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完善联合奖惩机制和重大案件联合调查机制,加大对科研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公开曝光力度,加大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力度。

  4.建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科技管理体系,为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区域领先提供坚强保障。制定科研及科技管理领域尽职免责制度,对已勤勉尽责、科技报告完备、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难以完成市级科研项目预定目标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免责。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经费资助或风险投资,条件、标准和程序符合规定,但资助项目未达到预期发展效果,相关领导干部和部门在勤勉尽责、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没有获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依规依纪依法免除相关责任。

  5.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在全市营造人人皆想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各行各业创新创造热情,为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开展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宣传,加强创新政策解读,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创新科技传播方式,加强科技新闻传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打造科技舆论引导的主阵地,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支持多元化主体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创业重要发源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技术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模式。支持高校、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企业高管、技术骨干、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各类主体创新创业。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构建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服务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专利数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研究设立专利许可收入等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考核指标,引导资源向高质量专利投入。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强化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建立订单式发明、投放式创新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完善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专利协同运用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机构建设。

  四、保障措施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实施组织。建立结果导向考核机制和创新生态监测评价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开放,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市科技创新领域重大工作,研究解决我市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中的重大原则、重大方针和政策、重大战略和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等。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全市重大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协调全局性、长期性、跨领域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科技创新问题。

  建立和强化“一把手抓科技”的体制机制,引导各县(市、区)、各部门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逻辑起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关键问题,让科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第一驱动力”作用充分释放。加强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科学决策、改革攻坚的政治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充实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工作力量。建立干部创新容错机制,培养使用能创新、想创新、善创新的干部队伍。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调结构保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投入和战略性投入,在年初预算安排时予以重点保障,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将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到关键主体、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提高财政科技投入中研发经费比重。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科技攻关的快速高效应急支持机制,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与财政投入保障的衔接机制。引导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全社会创新投入的放大、示范、增效作用,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国家支持社会投入科技创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开展研发活动,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研究基金和科技类非营利机构。引导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向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集聚,形成与创新链紧密关联的资金链,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统筹发展和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水平。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金融服务和差异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深化政银合作,推动科技支行建设,构建科技企业专属的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积极辅导、培育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三)强化创新考核评价。完善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强化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用实绩来检验。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统筹运用存量、占比、增速指标,突出全社会研发投入、财政科技支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机构覆盖率、技术合同成交额、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等重点指标,落实县(市、区)创新主体责任。

  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创新评价机制,着重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环境及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方面对各地创新能力进行监测、评价,科学合理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全市区域创新综合实力持续稳步提升。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促进科技、教育、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充分发挥系统效应和整体效能。完善各类创新主体的职责职能,分类施策、分级分工,加强科技创新的主体连通、部门连通、政策连通和基础设施连通,强化创新体系的协同关联,构建创新要素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落实、结构演进、层次清晰、各个环节分工明确,执行由上至下畅通无阻、部门协同配合的实施运行状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政策保障、考核监督机制。加强规划宣传解读,充分凝聚共识、动员力量,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规划实施。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统筹部署本地、本部门科技创新工作,形成全市协同推进规划落实的强大合力。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与财政预算的衔接协调机制,各级财政按规定对规划实施予以支持,积极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结合规划目标指标要求和重点任务部署优化投入结构。

  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市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及时、动态调整。

  主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