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打印】

【字体:

【音频解读】《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安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anyang.gov.cn 时间:2022-07-04 来源: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起草过程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市发改委启动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起草工作,并组织人员对2022年全市重点经济工作思路、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计划报告》初稿。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特别是与省《计划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保持了紧密衔接。5月12日经安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主要内容

  《计划报告》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1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特别是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和新冠疫情叠加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因势施策,精准发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35.5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粮食产量335.7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增幅居全省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0.6亿元,增长17%,增幅居全省第1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整体处于温和上涨区间。省市重点民生实事较好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

  第二部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计划报告》在分析研判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安排是: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第三部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计划报告》提出要着力抓好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扩需求强实体,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突出“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包括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聚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等4个方面内容。

  (二)固优势育新兴,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产业联盟会长、产业链链主“双长一主制”,突出“一链一策、梯度培育、分类推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等3个方面内容。

  (三)抓创新增活力,着力蓄积发展势能。聚焦平台、企业、人才等关键环节,吸引集聚、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全域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包括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引进培育创新人才等4个方面内容。

  (四)抓改革促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精准上做文章、深化上下功夫,增强全市发展动力和活力。包括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开放招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3个方面内容。

  (五)补短板强基础,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4个方面内容。

  (六)提能级强支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促进中心城区、县城和城镇协调发展,让安阳更有颜值、更具气质、更富活力。包括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等4个方面内容。

  (七)强保护抓治理,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减污降碳增绿协同提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包括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2个方面内容。

  (八)兜底线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包括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4个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