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4年专题 > 文明上网

【打印】

【字体:

坚持真实性是网络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

安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anyang.gov.cn 时间:2014-09-05 来源:中国记协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虚假新闻是对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最大挑战,因此,保证新闻的真实,杜绝虚假报道成了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工作。互联网时代,杜绝虚假新闻面临着更大的难度和挑战,近年来,一系列虚假新闻的出现,以及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都在提醒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同样要把杜绝虚假新闻当成网络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  

    一、互联网成为虚假新闻泛滥的温床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布一条重要信息,内容为“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 

    这一消息由极具权威性的《中国新闻周刊》所属的官方微博发出,许多人都信以为真,并有大量网络媒体进行转载报道,但是很快情况发生突变,香港明报发言人表示,“该传闻为假消息。”香港并没有一家名为圣玛利亚的医院,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并“代表周刊新媒体真诚接受大家批评,并力求以此为戒”。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当天下午获准。 

    虚假新闻出现和迅速证伪,反映了互联网新闻环境下信息发布的两种新形势,一方面,新闻发布的渠道更多,形式更灵活,内容也更多样化。从金庸“被去世”的案例看,微博成为一种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它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而且,信息的内容也摆脱了传统新闻稿件的格式化限制,以更灵活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从该虚假新闻的迅速被证伪也说明,网络环境下信息真实性面临更大的挑战,发布渠道的增多既增加了信息总量,同时也为信息之间互相佐证提供了可能,虚假新闻“生存”的空间在不断缩小,打击虚假新闻已经成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当务之急。 

    据《新闻记者》统计,2010年十大假新闻中不少是从微博等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中酿造的,如影响恶劣的“金庸被去世”、“鲁迅作品大撤退”等假新闻都来源于微博,而论坛、博客等也因为传播虚假信息而屡次登上虚假来源黑名单。 

    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布和坚守真实性原则之间,形成一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新闻发布更快捷,信息量更大,但同时新闻线索来源更模糊,信息真实性更难保证。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更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而网络新闻媒体也经常扮演着虚假信息“扩大器”的角色,这无疑有损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分析 

    网络媒体成为虚假新闻的温床由多种因素促成。虚假新闻的出现反映了信息采集和发布环节出现问题,而互联网的特殊性又在虚假新闻传播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倍增了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具体分析,虚假新闻之所以泛滥于网络,主要原因有: 

    1、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特性,使得网络监管的难度大。网上发布新闻具有成本低,方便自由的特点,从而很难实现有效的网络信息监管。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个个都是记者,任何网民都可以通过贴文、微博等形式提供信息,由于缺乏把关,信息的多点发布和迅速传播使得真实性难以保证。 

    2、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强,传播环节难以控制。网络新闻的发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了实时发布和即时转载,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出后基本进入了一个不可控环节,而网络的互动性使得新闻信息总是能够得到最快地传播和反馈,这就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来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3、网络信息传播的线索多样化和传播无限性,真实性难以保证。因为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而一些涉及公共人物和公共事件的信息一旦出现,往往成为网络新闻重要的新闻线索,而且名人传播效应往往使这种信息得到扩大化的传播。名人或者某某官方在微博、博客、论坛发布的信息很快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捕获新闻的线索,而依赖缺乏必要审核的个人发布信息,很难保证真实性,由此采集的稿件常常存在失实的情况。 

    4、网络媒体记者、编辑的非职业化,素质不过关。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他们采编新闻随意性强和严谨性不够,把关环节也不够严格。网络新闻工作者素质不够硬,特别是在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欠缺,使得网络媒体记者多以猎取奇闻怪闻为主要任务,编辑人员选取稿件也多以点击量为出发点,发布转发吸人眼球的猎奇信息,这种把关原则的失当是虚假新闻泛滥的直接原因。 

    5、对知名度和商业利益的过分追逐。一些网站尤其是商业网站为了追求所谓的影响力,对新闻缺少必要的把关制度。甚至有的网站纵容其工作人员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者达到商业目的,明知道是假新闻仍然进行传播,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这种企图操控网上舆论的“水军”和“网络打手”,其追逐非法利润的出发点使得其制造和传播的新闻信息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是真实的。 

    6、法律法规缺失,监管力度不够。社会评价标准中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如果国家能及时出台对于发布、转载虚假新闻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的虚假新闻也能大大避免。媒体的管理不够严格,网站自身规范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作为信息的发布中心,对于自己发布的信息要有严格的管理机制,不能轻易的就让虚假新闻出现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虚假新闻的危害和治理  

    网络新闻的真实,关系到广大受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关系到舆论引导的基本方向。网络虚假新闻不仅严重损害了网络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削弱了网络新闻的公信力,损害新闻队伍的形象,而且受众会因为媒体公信力下降而对其失去信任,这无疑会大大影响到网络新闻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  

相关阅读: